壓力與肥胖息息相關,臨床上常見以下三種體質:

- 壓力大吃不停(情緒性進食): 許多人面臨壓力、焦慮時,會透過進食高糖高脂食物來尋求慰藉,導致熱量超標。這不僅是生理需求,更是心理對情緒的反應,易陷入吃後後悔的循環。
- 愛吃零食,嘴巴動不停(習慣性進食): 這類人並非真正飢餓,而是出於習慣或無聊持續攝取零食。這些高熱量密度的零食在不知不覺中累積,成為體重增加的隱形推手,反映了對口腔滿足感的依賴。
- 集中進食,然後又暴飲暴食(補償性進食): 部分人因三餐不規律,一旦有空閒便出現報復性暴飲暴食,一次性攝取大量食物。這種模式會使血糖劇烈波動,促進脂肪儲存,長期對身體造成負擔。
作為臨床營養師,我們認為肥胖是多面向的議題。理解自己屬於哪種類型,是啟動有效體重管理的關鍵,能更精準地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,達成健康目標。